收玉米、捡花生……都将用上“北斗”

收玉米、捡花生……都将用上“北斗”

时间: 2025-04-13 11:39:26 |   作者: 秸秆粉碎设备

产品详情

  在河南农机装备产业“一核多极”的发展格局中,许昌市正以智能化转型为突破口,在农业机械制造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作为中原农机装备产地,这里不仅孕育出全国销量领先的农机单品,更通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引领、产业链协同创新,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彰显出独特价值。

  2025年年初,位于许昌市建安区的河南巨隆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了一批海外来客,印度尼西亚与尼日利亚两国考察团到此考察了解农机装备的生产情况。

  在巨隆科技的生产车间里,机械手臂精准抓放,火花四溅间智能机器人完成焊接工作,自动化涂装线等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智能化和高效有序的生产的全部过程让考察团成员们称赞不已。

  近年来,类似这样的异域到访考察活动在巨隆科技进行了不止一次,巨隆科技的产品也出口到了欧美、东南亚、非洲等地区。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巨隆科技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引进智能机器人焊接、智能柔性装配、自动化涂装等6条生产线万台套农机产品的生产能力。在旋耕机智能流水总装线分钟就能成功生产下线一台旋耕机。

  “这次考察交流为巨隆科技走向海外打开了新的窗口。”巨隆科技总经理刘浩说,印度尼西亚与尼日利亚两国考察团已与巨隆科技达成强烈合作意愿,以此为契机,也能把河南制造的农业机械设备推向新的海外市场,为国外的农业发展贡献出河南力量。

  作为农业生产领域最常用的一种农业机械,旋耕机在农田耕作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刀片的非常快速地旋转,能让原本紧实的土壤瞬间变得疏松透气,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可是,旋耕刀却是一个易耗品,在农业劳作中需要频繁更换,而换一次刀具就得花费两个多小时,这在农忙期间极为不便。

  巨隆科技技术部部长周小辉和记者说,针对旋耕机使用中的这一难题,巨隆科技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进行合作,开发出的超硬材料等离子熔覆技术能让旋耕刀的作业寿命提升5倍以上,工作效率相比以前提高30%。

  “我们生产的巨无耙系列旋耕机是高端出口机型,搭载千亩王旋耕刀,正常作业情况下能轻松实现耕作一千亩不换刀片。”周小辉介绍说,从2021年至今,巨隆科技生产的旋耕机已连续4年蝉联全国销量第一。

  此外,巨隆科技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研制了JPD-200型旱地激光平地机,在田间作业时可自动完成凸高处刮土、拖土斗集土、低洼处卸土等多项农艺,土地平整精确度为2厘米,并且油耗低。用该机作业后,可减少浇灌水电费50%,增加化肥利用率20%。

  “我们准备把北斗导航系统装在玉米收获机、花生捡拾收获机、播种机等产品上,这样就能实现农机作业的远程监测,在农田的耕种收方面更加精细化,让现代化农业拥有智慧。”周小辉说。

  “智能化转型是巨隆科技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依靠。”巨隆科技董事会主席刘少林表示,公司始终立足现代农业装备科技前沿,“只要有市场需求或技术需求,我们就能研发制造。”

  据了解,巨隆科技是旋耕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等13项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主要制定单位,产品现有16个系列140多种,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所需的农机装备。

  与巨隆科技隔路相对的,是2020年成立的河南豪久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个能与巨隆科技相媲美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产品上,豪久科技的智能化特色更突出,目前主要研发制造数控精播机、无人驾驶遥控植保机、智能免耕机等9个系列80多种产品。

  科技型企业是豪久科技给自己的定位,根据这个定位,研发高端农业装备是其首要任务。

  豪久科技的诞生,意味着许昌农机装备产业经历过初创时期的奋斗后,正在加速聚集资源,枝繁叶茂;也代表着新一代农机装备企业在一个细分赛道里勇于探索,并善于去捕捉新趋势。

  比如,在原有的省内78家配套企业和省外42家配套企业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许昌市本地配套公司数,扩大生产规模,并积极为产业链上的公司进行赋能,选择省内具有一定经济技术实力和装备基础的企业,为其提供项目技术、工艺技术,帮助生产装备智能化改造升级,推动农机产业链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当传统农具插上科技翅膀,当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遇见千年农耕,“许昌智造”的农机装备正在广袤田野上大显身手。(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邹皓羽/文 受访者供图)



上一篇:贵港市举行2025年糖料蔗出产新机具新技能推行演示训练会
下一篇:2025年强化地板十大品牌